[摘要] 在我们中国,有不少人知道商朝都城在河南安阳,因那里有一个叫殷墟的地方。
商朝前期都亳(商丘)二百三十年
谢君善
在我们中国,有不少人知道商朝都城在河南安阳,因那里有一个叫殷墟的地方。商朝是一个多次迁都的朝代,殷墟曾经是商朝的一个都城,但不是商朝的都城,而是商朝晚期的都城。在殷墟这一商朝的晚期都城之前,还有亳(商丘)、嚣(郑州西北、荥阳东北) 、相(濮阳北、内黄南)等都城。
亳,是商朝的个都城
亳,原是帝喾之都。《史记正义》引《帝王纪》云:“帝俈(喾)高辛,姬姓也。其母生见其神异,自言其名曰岌。龆龀有圣德,年十五而佐颛顼,三十登位,都亳。”商朝的建立者商汤(成汤),之前任夏朝诸侯国——商国的首领之后,“从先王居”,来到帝喾所都之“亳”。《史记·殷本纪第三》载:“成汤,自契至汤八迁。汤始居亳,从先王居。作帝诰。”于是自此,“亳”也就又成为了商国都城。后来,不少史籍又将“亳”作为商国的代名词。商朝建立后,商汤依然都于亳。《尚书·汤诰》载:“王归自克夏,至于亳,诞告万方。”这也是商汤成为商朝帝王后次向各方诸侯讲话。
商朝建立后,亳成为商朝的个都城。不但商朝的建立者商汤(成汤)都于亳,而且他的继任者——帝外丙、帝中壬、帝太甲、帝沃丁、帝太庚、帝小甲、帝雍己、帝太戊等8位商朝帝王也同样都于亳。
《竹书纪年》载:“成汤十八年癸亥,王即位居亳。”(注,成汤早已居亳,新建商王朝以后,应将‘居’改为‘都’)《竹书纪年》又载:“外丙,名勝。元年乙亥,王即位,居亳,命卿士伊尹。”“仲壬,名庸。元年丁丑,王即位,居亳,命卿士伊尹。”“太甲,名至。元年辛巳,王即位,居亳,命卿士伊尹。”“沃丁,名絢。元年癸巳,王即位,居亳,命卿士咎单。”“小庚,名辯(史记作”太庚“)。元年壬子,王即位,居亳。”“小甲,名高。元年丁巳,王即位,居亳。”“雍己,名伷。元年甲戍,王即位,居亳。”“太戊,名密。元年丙戍,王即位,居亳。”同时,据《史记》记载,商汤及帝外丙、帝中壬、帝太甲、帝沃丁、帝太庚、帝小甲、帝雍己、帝太戊等商朝帝王皆都于亳,而没有迁都的历史。
商朝迁都始于中丁。即自仲丁开始,商朝便有了五次(或说六次)迁都的历史。《清·康熙四十四年·商丘县志》载:“仲丁嗣位,而亳有河决之害,迁都于嚣(《史记》记载为”隞“),商自此而西矣。”对于商朝都城的几次迁移,《竹书纪年》记载得更清楚。“仲丁,名庄。元年辛丑,王即位,自亳迁于嚣,于河上。”“外壬,名发。元年庚戌,王即位,居嚣。”“河亶甲,名整。元年庚申,王即位,自嚣迁于相。”“祖乙,名滕。元年已巳,王即位,自相迁于耿……二年,圯于耿。自耿迁于庇。三年,命卿士巫贤。八年,城庇。”“祖辛,名旦。元年戊子,王即位,居庇。”元年丙寅,王即位,居奄。七年,应侯来朝。十四年,自奄迁于北蒙……”
商朝前期都亳二百三十年
商朝建立后都亳,商汤、外丙、仲壬、太甲、沃丁、小庚、小甲、雍己、太戊等九位帝王没有迁都的历史,皆都于亳。这期间,商朝都亳的时间有多长?有学者研究说:“商汤为天子13年,帝外丙在位3年,帝仲壬在位4年,帝太甲在位33年,帝沃丁在位29年,帝太庚在位25年,帝小甲在位36年,帝雍己在位12年,帝太戊在位75年。”按照如此说法,商朝前期都亳的时间为230年。
查阅文献资料,此说得到印证。
商汤,姓子,名履,又名天乙、天乙汤、大乙、成唐、成汤,商部族首领主癸之子。《史记·集解》皇甫谧曰:“(商汤)即位十七年而践天子位,为天子十三年,年百岁而崩。”
帝太丁,商汤之长子,被立为太子,未即位而先于商汤去世。《史记》说:“太子太丁未立而卒。”
帝外丙,子姓,名胜,一作卜丙,商汤第二子,死后追谥为哀王。《史记》载:“帝外丙即位三年,崩。”
帝仲壬,亦称燕壬、工壬、其壬、南壬,子姓,名庸,商汤三子,外丙之弟,谥号商懿王,在位时期商朝兴盛。《史记》载:“帝仲壬即位四年,崩。”
帝太甲,商汤嫡长孙,太丁之子,外丙和仲壬之侄,庙号商太宗。《帝王世纪辑存》曰:“太甲修政,殷道中兴,号曰太宗。孔藂(cong,二声)所谓‘忧思三年,追悔前愆,起而即政,谓之明王’者也。一名祖甲,享国三十三年。”
帝沃丁,亦称羌丁,子姓,名绚,太甲之子,谥号昭王。《中国通史之二·商朝》载:“沃丁,太甲的儿子。沃丁在位29年。”
帝太庚,又作大庚,姓子名辩,沃丁之弟,太甲之子,死后由其子小甲继位,谥号宣王。《竹书纪年》载:“《御览》八十三引《史记》‘帝太庚在位二十五年崩’”。
帝小甲,姓子名高,《史记·殷本纪》说他是太庚之子。谥号敬王。《竹书纪年》云:“《外纪》:(小甲)‘在位三十六年’。”
帝雍己,姓子,名密,前任君王太庚之子,小甲之弟、太戊之兄,继小甲为国君。《古本竹书纪年》载:“雍己……王即位,居亳。十二年,陟。”
帝太戊,甲骨文作大太戊、天戊,子姓,名伷,商王太甲之孙,太庚之子,小甲和雍己的弟弟,死后其庙号为中宗。《竹书纪年》载:“《御览》八十三引《史记》:‘中宗在位七十有五年崩。’”
从上述文献记载来看,商朝都亳整230年。
商朝之都(亳)在商丘
亳,原是帝喾之都;为诸侯时的商汤,“从先王居”,来到帝喾所都之“亳”;商汤为商朝帝王时,先秦史籍没有有关商汤迁都的记载。
商汤之都亳的地望在商丘,这一说法已被公认,且得到不少史籍的证明。
现代著名学者郭沫若在《中国史稿》中说:“汤都于亳,附近的葛(今河南宁陵北)是夏的属国。”现代著名史学家范文澜《中国通史》载:“南亳,在今虞城县谷熟集西南三十五里。”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《说商》一文中引杜预《春秋释地》说:“宋、商、商丘三名一地。”今“宋、商、商丘、亳(南亳和北亳)四名均指一地。”明确指出毫在商丘。《辞海》的说法更为明确:“毫,古都邑名。商汤时都城。共有三处:(1)在今河南商丘县东南,相传汤曾居于此,又名南亳。(2)在今河南商丘县北,相传诸侯拥戴汤为盟主于此,又名北亳。(3)在今河南偃师县西,相传汤攻克夏时所居,又名西亳。灭夏后还都北亳。”(辞海)汤“灭夏后还都北亳”,这说明商汤为帝王后没有把偃师西亳作为商朝之国都,而是回到了商丘之“毫”。
春秋战国时,商丘属宋国。据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《左传·哀公十四年》记载,证明“宋有亳邑。”同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《国语·楚语上》也说:“宋有萧、蒙(萧、蒙:宋公子鲍之邑)。”唐代,商丘属河南道宋州,宋州宋城在商丘古城这个地方。《史记·殷本纪第三》括地志云:“宋州榖熟县西南三十五里,即南亳,汤都也。”
关于商汤所都之亳的地望,历史上曾一度被误认为在河南偃师。对此,西晋学者皇甫谧进行了实事求是地论证。他在《帝王世纪》中说:“学者咸以亳在河洛之间,今河南偃师西二十里尸乡之亭是也。谧考之事实,失其正也。孟子称,汤居亳与葛为邻。案,地理志:葛,今梁国宁陵之葛乡是也。汤地七十里耳,葛伯不祀,汤使亳众为之耕,有童子饷食,葛伯夺而杀之……计宁陵至偃师八百里,而使亳众为耕,有童子饷食,非其理也。今梁国自有二亳,南亳在谷熟之地,北亳在蒙地,非偃师也。”皇甫谧又说:“孟子称,汤居亳,与葛为邻。葛伯不祀,汤使亳众为之耕。葛即今梁国葛乡也。若汤居偃师,去宁陵八百余里。岂当使民众为之耕乎?亳,今梁国谷熟县是也。”晋时,商丘属豫州梁国,都睢阳;谷熟为梁国所辖之地,距商丘古城30余华里。从皇甫谧考证的结果看,商汤所都之“亳”即在今日之商丘无疑。
来源:商丘日报
图为资料图片
咨询电话: 400-890-0000 转 870714
项目地址:南京路与君台路交会处向北200米路西
详情
免责声明:凡注明“来源:房天下”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,尊龙凯时官方入口的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,转载请注明出处;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;文中所涉面积,如无特殊说明,均为建筑面积;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,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。
亲,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~,
已输入0/200字